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GeSi/Si共振隧穿二极管主要包括空穴型GeSi/Si RTD、应力型GeSi/Si RTD和GeSi/Si带间共振隧穿二极管三种结构.着重讨论了后两种GeSi/Si基RTD结构;指出GeSi/Si异质结的能带偏差主要发生在二者价带之间(即△Ev>△Ec),形成的电子势阱很浅,因此适用于空穴型RTD的研制;n型带内RTD只有通过应力Si或应力GeSi来实现,这种应力型RTD为带内RTD的主要结构;而带间GeSi/Si RITD则将成为更有应用前景的、性能较好的GeSi/Si RTD器件结构.
推荐文章
涡流二极管泵性能
涡流二极管泵
流量分配比
扬程
平均流量
效率
中子辐照诱导Si PIN光电二极管暗电流增大的数值模拟
PIN光电二极管
中子辐照
暗电流
数值模拟
发光二极管寿命预测技术
发光二极管
加速寿命试验
失效分析
功率PIN二极管PSpice子电路模型
PIN二极管
电路模型PSpice仿真
碳化硅
瞬态开关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GeSi/Si共振隧穿二极管
来源期刊 微纳电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GeSi/Si共振隧穿二极管 GeSi/Si异质结 GeSi/Si带间共振隧穿二极管 能带结构 材料结构
年,卷(期) 2008,(11) 所属期刊栏目 纳米器件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7-634
页数 8页 分类号 TN304.24|TN312.2
字数 45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776.2008.1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维廉 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讯学院 145 419 10.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GeSi/Si共振隧穿二极管
GeSi/Si异质结
GeSi/Si带间共振隧穿二极管
能带结构
材料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纳电子技术
月刊
1671-4776
13-1314/TN
大16开
石家庄市179信箱46分箱
18-6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69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