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摘要:
盆腔器官脱垂是一种中老年妇女常见的手术率、复发率较高的疾病.该文主要从造成盆底肌源性损伤、神经源性损伤和结缔组织成份变化原因的角度对病因进行分析.其中造成盆底肌源性损伤的原因又分为分娩损伤、腹压持续增加和伴随增龄的肌肉机能退化;结缔组织的成份变化则从结缔组织比例的变化、调节胶原的酶的变化和酶含量变化与性激素的关系角度进行阐述.同时对该病的主要预防方法包括生育方式的改变、性激素补充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盆底肌肉锻炼进行了简述.
推荐文章
肛提肌损伤在盆腔脏器脱垂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肛提肌损伤
盆腔脏器脱垂
发病机制
物理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研究进展
压力性尿失禁
物理治疗
生物反馈电刺激
阴道子宫托
阴道激光治疗
Fibulin-3与Fibulin-5在盆腔器官脱垂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弹性纤维
Fibulin-3
Fibulin-5
盆腔器官脱垂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病人肛提肌的MRI评价
盆腔器官脱垂
肛提肌
动态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有限元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盆腔器官脱垂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学科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病因 胶原 性激素 预防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中老年女性健康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7-50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1|R1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08.05.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慕兰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 154 851 15.0 21.0
2 陈远群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 2 1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39)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盆腔器官脱垂
病因
胶原
性激素
预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月刊
1673-5293
61-1448/R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7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3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