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这并非西方人对中国历史的恣意想象,他们只是站在更客观的角度,讲述了"白求恩"似的人物——英国青年何克在中国的故事甘肃山丹祁连山脚下,英国人乔治·何克的墓碑静静矗立了63年。他的故事,当地百姓所知不多。文献记录中也不过寥寥几笔——为了革命理想来到中国,在战火硝烟中救助了一群孩子,不幸罹患破伤风,长眠在中国的土地上,时年仅30岁。和同样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白求恩相比,很显然,何克并不存在于大多数中国人的记忆里。
推荐文章
全球化语境下观照西方文论的新视角
全球化语境
视角
西方文论
西方文学中男权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男权社会
天使型
妖妇型
恶魔型
西方文学
浅谈田黄石的收藏
收藏
价值
投资
浅谈如何鉴别田黄石
田黄石
寿山石
鉴别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石的孩子:西方视角下的“白求恩”
来源期刊 新世纪周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黄石 白求恩 电影 故事 中国 英国人 破伤风 西方人 原型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J90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京大屠杀
黄石
白求恩
电影
故事
中国
英国人
破伤风
西方人
原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财新周刊
其它
2096-1251
10-1344/F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8号院三里屯SOHO
32-235
出版文献量(篇)
28920
总下载数(次)
8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