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金属.二氧化硅-半导体(MOS)结构对于SiO2-Si界面非常敏感,能够方便地反映出氧化层电荷、界面态密度等参数.为了研究MOS结构的电子辐照效应,采取了能量为0.8 MeV,辐照剂量范围为2×1013~1×1014cm-2屯的电子束作为辐照源.实验发现,MOS结构经电子辐照后,在SiO2-Si界面处引入界面态,并且在二氧化硅内部积累正电荷.通过对MOS结构在电子辐照前后高、低频C-V曲线的测试,测试出辐照在氧化层引入的界面态密度达到了1014cm-2eV-1,而积累的正电荷面密度达到了10-2cm-2.同时得到了界面态密度和积累电荷密度与辐照剂量的关系.
推荐文章
二氧化硅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研究进展
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
负载
表面包覆
光催化
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分析
二氧化硅
粒径
透射电镜
X射线小角散射
动态光散射
二氧化硅的测定方法
挥散法
重量法
容量法
比色法
甲基修饰二氧化硅膜的表面自由能与表面结构
二氧化硅膜
表面自由能
润湿性
疏水性
XP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属-二氧化硅-半导体(MOS)结构的电子辐照效应
来源期刊 红外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MOS结构 电子辐照 界面态密度 氧化层电荷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器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4-2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315+.2
字数 27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8.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俊星 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13 12 3.0 3.0
2 张建新 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24 23 3.0 3.0
3 李洪武 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OS结构
电子辐照
界面态密度
氧化层电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红外技术
月刊
1001-8891
53-1053/TN
大16开
昆明市教场东路31号《红外技术》编辑部
64-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08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