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线粒体在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过程中会产生活性氧,线粒体DNA又比核DNA更容易发生突变,因此线粒体是一种比较容易受到损伤的细胞器.及时清除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对细胞维持正常的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主要通过自噬来清除损伤线粒体,维持细胞稳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是一种特异性的过程,线粒体通透性孔道通透性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自噬在维持细胞内线粒体的正常功能和基因组稳定性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线粒体发生自噬的信号通路及其调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推荐文章
PKCε-Nampt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防治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
蛋白激酶Cε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线粒体自噬
研究进展
综述
线粒体自噬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
酵母
哺乳动物
植物
中药成分干预线粒体自噬对慢性心力衰竭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强心颗粒的潜在作用机制探讨
慢性心力衰竭
中药成分
线粒体自噬
强心颗粒
信号通路
综述
线粒体自噬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
PINK1
癌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线粒体自噬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细胞生物学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自噬 活性氧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7-471
页数 5页 分类号 Q2
字数 52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666.2008.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建新 温州医学院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 153 1535 21.0 32.0
2 刘丹慧 温州医学院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 6 24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自噬
活性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月刊
1674-7666
31-2035/Q
大16开
上海岳阳路319号31B楼408室
4-29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30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214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