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群落演替和土壤环境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方法]采用时空迭代法,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型、有代表性的针阔混交林次生演替阶段群落,进行植被调查和土壤分析.[结果]在同一气候和母质务件下,针阔混交林次生演替群落中土壤有机质与氮、磷、钾等在剖面分布上的变化趋于一致,且在表层土壤中养分积累作用明显,与凋落物-土壤的分解吸收作用有关.随着群落演替的发展,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土壤营养元素供给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改善,改善后的土壤条件更适合下一代群落的生长.群落自组织、自我施肥能力增强与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相适应.[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多种干扰形成的"干扰系统"、群落动态变化以及东北地区次生林保育与生态恢复等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的昆虫多样性
昆虫
群落演替
物种多样性
次生白桦林
次牛针阔混交林
原始阔叶红松林
长白山
长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群落结构特征及群落动态
次生针阔混交林
非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
群落动态
武夷山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不同地形土壤营养元素分析
南方铁杉
原始林
针阔混交林
地形
土壤营养元素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张广才岭次生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
次生针阔混交林
张广才岭
空间结构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阔混交林次生演替群落土壤营养元素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次生演替 土壤营养元素
年,卷(期) 2008,(21)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71-9172
页数 2页 分类号 S714.5
字数 25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8.21.1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佳雪 东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3 10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2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针阔混交林
次生演替
土壤营养元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