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pH为5.1的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缓冲介质中,A13+与DBC-偶氮胂生成紫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20nm,铝在025.0 μg/25mL浓度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采用单因素法对影响测定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试验条件为:六次甲基四胺-盐酸为缓冲溶液,缓冲液pH为5.10,缓冲液加入量为4mL,显色剂DBC-偶氮胂的加入量为4mL,体系在室温下120min内稳定.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加入乙二醇和硫脲-亚硫酸钠等掩蔽剂,对22种共存离子或物质允许量进行了干扰测定.油条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该方法测定其中铝的含量,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5.6%98.0%,RSD为1.5%4.2%,结果满意.
推荐文章
Ce(IV)-(DBC-偶氮胂)-OP乳化剂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铈
铈(Ⅳ)
分光光度法
(DBC-偶氮胂)-OP乳化剂
钢样
测定
常压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研究
化学需氧量
分光光度法
常压
微波消解
DBC-偶氮胂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钠中的痕量铝
碳酸钠
DBC-偶氮胂
分光光度法
DBC-偶氮胂直接光度法测定钢中微量铬
DBC-偶氮胂
分光光度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波消解-DBC-偶氮胂分光光度法测定油条中的铝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添加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条 DBC-偶氮胂 微波消解 分光光度法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测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159,1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07.3
字数 21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513.2008.06.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伟 6 22 2.0 4.0
2 陈凌 1 0 0.0 0.0
3 刘新剑 3 22 1.0 3.0
4 王树勋 3 3 1.0 1.0
5 王培娟 2 2 1.0 1.0
6 钟庆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条
DBC-偶氮胂
微波消解
分光光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添加剂
月刊
1006-2513
11-3542/TS
16开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3座1403室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9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