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荧光光谱法探讨了熊果酸与β-环糊精(β-CD)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熊果酸与β-环糊精可形成1:1的超分子包合物,包合常数为37 L/mol.包合物在λex/λem=360/409 mm处发射强荧光,据此建立了测定熊果酸的荧光分析方法.熊果酸浓度在0.71~10.14μg/m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28μg/mL.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重现性好;用于山楂中熊果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推荐文章
β-环糊精增敏荧光法测定红霉素的含量
增敏荧光法
红霉素
β-环糊精
β-环糊精荧光增敏的间苯二酚荧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
自组装膜
间苯二酚
β-环糊精
包络作用
HPLC法同时测定山楂中的山楂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
山楂酸
齐墩果酸
熊果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山楂
离子液体增敏荧光法测定罗红霉素的研究
离子液体
增敏荧光法
罗红霉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β-环糊精增敏荧光法测定山楂中熊果酸的研究
来源期刊 分析科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熊果酸 β-环糊精 荧光分析法 超分子包合物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0-352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57.39
字数 19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二劳 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274 1844 21.0 31.0
2 李满秀 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107 714 13.0 23.0
3 刘芳 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15 10 1.0 3.0
4 王艳芹 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21)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熊果酸
β-环糊精
荧光分析法
超分子包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144
42-1338/O
16开
湖北省武汉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38-20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7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