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抗生素杂志       
摘要:
目的 建立罗红霉素的离子液体增敏荧光测定法.方法 罗红霉素在λex/λem=310nm/420nm处产生微弱荧光,加入离子液体(Bmim)PF6后,荧光强度大大增强,对影响罗红霉素荧光强度的因素:浓度、酸度、时间、温度等进行了详细探究.罗红霉素在2.0×10-7~8.0×106mol/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9,检出限1.8×10-7mol/L,回收率在92%~104%.结果 利用本法测定罗红霉素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药物制剂中罗红霉素的测定值与标示值相吻合.结论该法可以作为该制剂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推荐文章
β-环糊精增敏荧光法测定红霉素的含量
增敏荧光法
红霉素
β-环糊精
HPLC-ELSD法测定罗红霉素的含量
HPLC
ELSD
罗红霉素
含量测定
罗红霉素含量的荷移光谱法测定
罗红霉素
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
荷移反应
分光光度法
茜素褪色光度法测定罗红霉素的含量
罗红霉素
茜素
分光光度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离子液体增敏荧光法测定罗红霉素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抗生素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增敏荧光法 罗红霉素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质控与制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1-8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满秀 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107 714 13.0 23.0
2 孙笑笑 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4 5 2.0 2.0
3 贾左丽 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5 4 2.0 2.0
4 胡雪娜 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5)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离子液体
增敏荧光法
罗红霉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抗生素杂志
月刊
1001-8689
51-1126/R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5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27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