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SPE/HPLC)测定饮用水的微囊藻毒索,并对SPE的萃取条件和HPLC的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对SPE的多项参数,诸如萃取率、检出限及测定限以及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作了测试.通过实际水样进行了分析,该方法测定MC-LR(LR型微囊藻毒索)的线性范围为0.5~50 ug/L,相关系数为0.999 2;测定MC-RR(RR微囊藻毒索)的线性范围为0.5~50 ug/L,相关系数为0.998 9.SPE法之优于LLE法主要在于分析过程快速,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大减少,方法更适合于大量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现场取样处理.
推荐文章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研究进展
饮用水
藻毒素
去除技术
在线固相萃取-二维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LR
在线固相萃取
微囊藻毒素-LR
多重反应监测
二维高效液相-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百菌清和溴氰菊酯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饮用水监测
百菌清
溴氰菊酯
河南省饮用水中藻毒素污染与控制对策
藻毒素
饮用水
河南省
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圆盘式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LR和RR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与管理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圆盘式固相微萃取(SPE) 高效液相色谱 饮用水 微囊藻毒素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监测与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48
页数 3页 分类号 X523
字数 26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212.2008.12.0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铮 3 8 2.0 2.0
2 朱文川 1 4 1.0 1.0
3 薛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圆盘式固相微萃取(SPE)
高效液相色谱
饮用水
微囊藻毒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与管理
月刊
1673-1212
23-1532/X
大16开
哈尔滨市道外区南直路356号
14-58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9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63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