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泾阳菌系被定为致病性最强的生理Ⅰ型,本试验采用营养亲和性的方法对陕西关中地区采集的18个菌株以及陕西省植保所提供的新疆和田菌系、陕西泾阳菌系和河南安阳菌系进行了研究.经不同氮源利用的鉴定,结果为:21个菌株共获得364个nit突变株,其中nitl 289个,占总量的79.40%;nitM 72个,占总量的19.78%;nit3仅有3个.经营养体亲和性配对测试,21个菌株可分为3个营养亲合群(VCGs).新疆和田菌系属于亲合群2(VCG2),河南安阳菌系属于亲合群3(VCG3).其余的18个菌株属于亲和群1(VCG1).B18没有产生突变体.且发现不同菌株营养体亲和产生的亲和带形态有差异,且具一定稳定性.由此可见,造成陕西关中地区棉花黄萎病发生严重并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主要致病菌属于VCG1.
推荐文章
棉花枯、黄萎病菌营养亲和性研究进展
棉花
尖孢镰刀菌
大丽轮枝菌
营养亲和性
陕西关中地区村落空间及景观特征探究
陕西关中地区
传统村落
空间特征
景观特征
陕西关中地区羊乳中细菌多样性的分析
羊乳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新疆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病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分析
棉花黄萎病
分子进化树
致病力分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陕西关中地区棉花黄萎菌营养亲和性研究
来源期刊 棉花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营养体亲和性 nit突变体 棉花黄萎病菌 陕西关中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36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5.621
字数 34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7807.2008.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家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42 466 15.0 19.0
2 许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3 27 3.0 3.0
3 张慧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4 27 3.0 4.0
4 李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8 84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营养体亲和性
nit突变体
棉花黄萎病菌
陕西关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棉花学报
双月刊
1002-7807
41-1163/S
大16开
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西段中棉所办公区
33-6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5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