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碱熔融法合成了2种单一沸石矿物种的NaA和NaX型沸石,并对产物的结构、性能和应用指标进行了详细表征.经x射线衍射和IR光谱分析,表明合成产物是无杂晶生成的NaA和NaX型沸石相;在扫描电镜观察下,产物分别具有NaA和NaX型沸石的立方体和八面体晶体骨架结构.DTA分析表明了合成产物中沸石水的存在,且产物热稳定性较好.通过对比,粉煤灰合成的NaA和NaX型沸石的比表面积达到了相应商品沸石的66.9%和83.6%;孔容为41.1%和70.2%;阳离子交换容量(CEC,cation exchange capacity)为82.93%和84.31%.通过比较化学组成表明,大规模应用合成产物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推荐文章
碱熔融法合成粉煤灰沸石
粉煤灰
沸石
碱熔融
氨氮
吸附剂
废水处理
粉煤灰碱熔融-水热法合成A型沸石及吸附性能研究
粉煤灰
碱熔融法
水热合成法
沸石
碱熔融—微波晶化法合成粉煤灰沸石及其对Cd2+的吸附
粉煤灰沸石
铬离子
吸附
碱熔融
微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碱熔融法合成NaA和NaX型粉煤灰沸石的品质表征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粉煤灰 NaA和NaX型沸石 碱熔融法 表征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固体废物处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4-819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05
字数 483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连军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95 2704 26.0 42.0
2 孙秀云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13 1826 24.0 39.0
3 李健生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10 1391 21.0 31.0
4 韩卫清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23 280 9.0 16.0
5 王春峰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3 13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粉煤灰
NaA和NaX型沸石
碱熔融法
表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学报
月刊
1673-9108
11-5591/X
大16开
北京市2871信箱
82-4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3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32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