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碱熔融—微波晶化法合成粉煤灰沸石.采用XRD,SEM,TEM等技术表征了粉煤灰沸石的微观结构,并对其吸附Cd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表征结果显示,粉煤灰沸石主要由X型沸石、P型沸石和铝组成,粉煤灰沸石中有排列规则、呈蜂窝状的孔穴和孔道存在,其孔穴和孔道大小分布均匀,致密.粉煤灰沸石的比表面积为108.49 m2/g,平均孔径为3.779 nm,孔体积为0.221 mL/g.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H为7、吸附时间30 min的最佳吸附条件下,Cd2+去除率均大于94%.粉煤灰沸石对Cd2+的吸附可很好地用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为0.999 99.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该吸附过程,该吸附过程是单分子层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粉煤灰沸石对Cd2+的饱和吸附量为49.261 mg/g.
推荐文章
碱熔融法合成粉煤灰沸石
粉煤灰
沸石
碱熔融
氨氮
吸附剂
废水处理
粉煤灰碱熔融-水热法合成A型沸石及吸附性能研究
粉煤灰
碱熔融法
水热合成法
沸石
利用粉煤灰合成Na-X沸石的研究
粉煤灰
Na-X沸石
碱熔融
水热合成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碱熔融—微波晶化法合成粉煤灰沸石及其对Cd2+的吸附
来源期刊 化工环保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粉煤灰沸石 铬离子 吸附 碱熔融 微波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药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7-5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X783
字数 28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雪峰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113 488 11.0 14.0
2 李卫平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130 540 12.0 16.0
3 杨文焕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68 252 9.0 12.0
4 陈阿辉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6 36 4.0 6.0
5 郭俊温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
共引文献  (16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8)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粉煤灰沸石
铬离子
吸附
碱熔融
微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环保
双月刊
1006-1878
11-2215/X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
2-38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0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38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