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应关系到人工重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退耕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对科学评价退耕还林(草)工程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安塞县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为对象,采用参与性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PRA)为调查方法,对安塞县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农村经济效应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采用主成分析法对6个经济指标与退耕还林(草)经济效应的关系进行分析;用聚类分析法对8个模式的经济效应进行分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个经济效应指标可以简化为特色农业收入因子、粮食收入因子和非农业收入因子,并对各因子对经济效应的贡献作了详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退耕模式可分成4个经济效应发展类型:经济效应增效型、经济效应稳步型、经济效应迟缓型和经济效应滞后型;从而进一步验证经济效应与农业结构调整、后续产业的发展、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为退耕还林(草)的顺利开展提供研究依据.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应——以安塞县为例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经济效应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黄土丘陵沟壑区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6-1482
页数 7页 分类号 Q1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8.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永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72 990 19.0 28.0
2 刘志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2 190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43)
二级引证文献  (65)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退耕还林(草)
经济效应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黄土丘陵沟壑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