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粒径和形状的SiO2粒子,并利用氟硅氧烷的表面自组装功能制备了具有仿生类"荷叶效应"的超疏水涂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水接触角的测试对膜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SiO2粒子的粒径和形状对材料微观结构,表面粗糙度和疏水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含单一粒径涂膜表面水接触角符合Wenzel模型;而复合粒子构成了符合Cassie模型的非均相界面,单纯的粗糙度因子不能反映水接触角的变化,复合粒子在膜表面的无规则排列赋予涂膜表面不同等级的粗糙度,使得水滴与涂膜表面接触时能够形成高的空气捕捉率和较小的粗糙度因子,这与在涂膜表面能形成自组装分子膜的氟硅氧烷共同作用赋予了涂膜超疏水性能.
推荐文章
基于CaCO3/SiO2复合粒子的超疏水表面制备
超疏水表面
接触角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柱子
环氧树脂/纳米SiO2复合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防湿闪性能
电力系统
环氧树脂
纳米SiO2
超疏水表面
防湿闪
木材表面SiO2/环氧树脂/氟硅烷复合超疏水膜的构建
木材表面
超疏水
疏油
耐磨性
二氧化硅
环氧树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合SiO2粒子涂膜表面的超疏水性研究
来源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复合无机粒子 溶胶-凝胶法 双重微观结构 超疏水表面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378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47
字数 33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4X.2008.02.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卓如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341 5127 36.0 51.0
2 文秀芳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172 1642 22.0 29.0
3 皮丕辉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163 1511 20.0 28.0
4 程江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238 2541 24.0 35.0
5 曲爱兰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7 174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197)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25)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3(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4(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6(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7(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合无机粒子
溶胶-凝胶法
双重微观结构
超疏水表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材料学报
月刊
1000-324X
31-1363/TQ
16开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4-50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6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