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熟地黄为补血要药.明代以前医家使用蒸晒炮制法得到熟地,后来医家绝大多数是认可的.明代以来又出现加入砂仁、酒等炮制法,这种方法得到的熟地,反对的声音多起来.有四个代表:张景岳认为是画蛇添足;吴仪洛认为乱其静性;陈修园认为炒枯伤阴;黄元御认为是庸工妄作.作者通过梳理历代中药书籍相关记载,考以历代临床大家的使用经验,证以中医的基本理论,得出肯定的结论:经过这种炮制法得到的熟地,不仅可以去除其滋腻之性,而且可以转寒为温,拓展地黄的使用范围.古人所创造的熟地炮制法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应该推广.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证熟地炮制的必要性:纸上谈兵、二流地位、辛香悦脾、阳生阴长、仲圣成法.
推荐文章
熟地黄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
熟地黄
炮制
历史沿革
熟地黄炮制方法的研究
熟地黄
多糖
氨基酸
九蒸九晒
黄酒蒸制法
酒炖炮制时间对熟地黄质量的影响
熟地黄
酒炖炮制时间
毛蕊花糖苷
5-羟甲基糠醛
还原性糖
精密色差仪
外观性状
浸出物
中药
论中医离不开中药炮制法
中医学
中药炮制
中医发展
中医创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熟地的炮制法
来源期刊 中医药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熟地 炮制法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2.7
字数 39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392.2008.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巧玲 91 447 11.0 15.0
2 汤川安 10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44)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熟地
炮制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学报
月刊
1002-2392
23-119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14-4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69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