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辽宁化工       
摘要:
研究了酸性条件下,利用恒电流直接还原模拟废水中的Cr(Ⅵ).结果表明,低浓度Cr(Ⅵ)在350 nm处符合郎伯-比尔定律,且Cr(Ⅵ)还原降解曲线均呈较强线性关系,由此建立模型得到反应速率与60 min时的还原降解率的对应关系,并用模型导出的速率/电流效率系数Γ代替瞬时电流效率和平均电流效率进行分析.Cr(Ⅵ)反应控制条件分为3个区间,从0.2 mA/cm2到1.0 mA/cm2控制条件为电流因素,模型ICE=1,Γ相对最大且较为恒定.1.0 mA/cm2到2.0 mA/cm2,ICE<1,控制条件转为体相对流传质,Γ/i呈双曲线形.2.0 mA/cm2到15.0 mA/cm2,ICE<1,控制条件为电解产生气泡间接加强对流传质,Γ/i变化平稳且存在极限.
推荐文章
含酚模拟废水的电催化降解
苯酚电催化降解COD去除
点焊恒流控制中电流检测系统的研究
单片机
一次侧电流
恒流控制
有机膨润土对Cr(Ⅵ)模拟废水的吸附特性
有机膨润土
模拟废水
Cr(Ⅵ)吸附
孔结构
煤炭地下气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直接恒电流降解Cr(Ⅵ)模拟废水的控制条件模型讨论
来源期刊 辽宁化工 学科
关键词 恒电流电解 含铬废水 电流控制 对流传质控制 瞬时电流效率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工业水处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5-8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935.2008.1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栋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104 1383 20.0 32.0
2 于永海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11 113 5.0 10.0
3 房小红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1 3 1.0 1.0
4 边朝政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恒电流电解
含铬废水
电流控制
对流传质控制
瞬时电流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化工
月刊
1004-0935
21-1200/TQ
大16开
197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5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4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