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不同培养条件(自然、黑暗)下,利用不同的微藻(小球藻、转基因金属硫蛋白聚球藻、衣藻、水华鱼腥藻)作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的饵料,探讨轮虫的摄食情况,并比较不同形态的微藻对轮虫的投喂效果.结果表明轮虫投入到藻液中,在144 h时内,自然条件下,轮虫可以将密度为0.175 g/L的小球藻降为0.002 g/L,将聚球藻的密度由1.112 g/L降到0.237 g/L,将衣藻的密度由0.31 g/L降到0.048 g/L;鱼腥藻的密度由0.531 g/L降到0.069 g/L.在黑暗条件下.这几种藻的生长受到抑制,经轮虫的摄食可使小球藻的密度由0.175 g/L降为0.006g/L,而聚球藻的密度由1.112 g/L降为0.666 g/L.衣藻的密度由0.31 g/L降到0.033 g/L;鱼腥藻的密度由0.531 g/L降到0.00 g/L.试验表明光照更有利于轮虫的生长繁殖.小球藻的饵料效果优于其它微藻,轮虫种群密度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
推荐文章
壶状臂尾轮虫摄食生态的实验研究
壶状臂尾轮虫
摄食生态
摄食
滤水率
摄食率
红臂尾轮虫和壶状臂尾轮虫生活史特征比较
红臂尾轮虫
壶状臂尾轮虫
温度
生活史特征
褶皱臂尾轮虫摄食生态的实验研究
褶皱臂尾轮虫
摄食生态
摄食
滤水率
摄食率
UV-B辐射增强对壶状臂尾轮虫种群增殖的影响
UV-B辐射
壶状臂尾轮虫
种群数量
雌体携卵率
种群增殖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微澡对对壶状臂尾轮虫生长及摄食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内陆水产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轮虫 小球藻 转金属硫蛋白聚球藻 衣藻 鱼腥藻 摄食量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9
字数 27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049.2008.1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宁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0 379 10.0 16.0
2 刘文娟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17 2.0 4.0
3 孙东红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2 233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轮虫
小球藻
转金属硫蛋白聚球藻
衣藻
鱼腥藻
摄食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水产
月刊
1674-9049
43-1505/S
大16开
长沙市开福区双河路728号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院内
42-1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7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9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