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Bar-Bt基因(抗除草剂基因和抗虫基因构建在同一载体上的双基因)整合到北方优质粳稻龙稻6号、松粳9号等品种中;分别以供试品种的幼胚和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携带有Bar-Bt基因双元栽体PCAMBIA1301号的根癌农杆菌EHA105为栽体,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为衡量指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龙稻6号、松粳9号等品种的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杆菌侵染愈伤组织的菌液浓度以D(600nm)=0.8~1.0较为适宜,最佳共培养时间为2~3 d,预培养时间为5 d,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1乙酰丁香酮的转化效率有明显提高.
推荐文章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
马铃薯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影响因素
农杆菌介导水稻幼胚转化体系的建立
水稻
根癌农杆菌
基因转化
幼胚
根癌农杆菌介导欧美杨108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根癌农杆菌
欧美杨108
遗传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杆菌介导北方粳稻转化体系的研究
来源期刊 黑龙江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粳稻 农杆菌 遗传转化 GUS瞬时表达率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Q933|S513
字数 27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767.2008.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英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62 332 10.0 16.0
2 卞景阳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48 190 8.0 11.0
3 邹德堂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143 847 15.0 21.0
4 刘双奇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12 32 3.0 5.0
5 卢泳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6 11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粳稻
农杆菌
遗传转化
GUS瞬时表达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农业科学
月刊
1002-2767
23-1204/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6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3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312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