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三江流域"的芒康县不同海拔高度采用不同树种、不同造林处理技术进行植被恢复试验表明:在低海拔的干热河谷进行经济林木植苗造林,成活率可达93%以上,且生长良好;在中山带(海拔3 800~4 200 m)的灌丛林下采用遮荫和自然植被遮荫技术植苗造林可保证一定的保存率,但定植苗木要经过露地练苗.草原鼠危害、苗木质量、牲畜践踏是影响草地上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在高山带(海拔4 200 m以上至林线)采用常规植苗定植,不采用其它造林技术处理就可使造林保存率达到98%.
推荐文章
漓江流域森林植被景观恢复与规划研究
漓江流域
森林景观
生态恢复
刁江流域的生态恢复与保护
刁江流域
生态恢复
环境保护
接坝地区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接坝沙地
植被恢复
防风固沙林
土壤生物结皮
沙土改良
生物沙障
三峡库区消涨带植被重建
植被重建
生态恢复
生态适应
河岸带
消涨带
三峡水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江流域"地区植被恢复重建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福建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三江流域 植被恢复 植苗造林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31.1|X171.4
字数 37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7351.2008.04.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江平 17 130 6.0 10.0
2 邹联付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7 22 3.0 4.0
4 潘刚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13 4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1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江流域
植被恢复
植苗造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林业科技
季刊
1002-7351
35-1136/S
大16开
福州市新店上赤桥35号
34-34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5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039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
官方网址:http://gongguan.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