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乳液法成功制备出形貌规则的海藻酸钙微球,以该微球为"模板",合成出电导率为3.82 S/cm的聚吡咯/海藻酸钙微球,探讨了其形成机理.用扫描电镜(SEM)对海藻酸钙微球及聚吡咯/海藻酸钙微球形貌进行了表征,发现搅拌速度为2 200 r/min时,海藻酸钙微球形貌最好,直径约为7 μm,聚吡咯/海藻酸钙微球直径约为10 μm.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海藻酸钙微球已经成功掺杂到聚吡咯中;聚吡咯/海藻酸钙微球的XRD衍射峰强度明显高于纯聚吡咯的衍射峰强度.
推荐文章
聚吡咯/海藻酸锰小球的性能研究
海藻酸钠
聚吡咯(PPy)
海藻酸锰
纳米小球
电极材料
固定化HRP海藻酸钙/壳聚糖微球催化水溶性导电聚苯胺的合成与表征
海藻酸钙
壳聚糖
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
聚苯胺
静电贴附海藻酸钙微球制备自组装支架
静电作用
海藻酸钙
壳聚糖
贴附
自组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吡咯/海藻酸钙导电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期刊 精细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吡咯 海藻酸钙微球 乳液法 功能材料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功能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5-11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22.4
字数 28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5214.2008.1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丽 河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75 1321 20.0 35.0
2 陈晓凤 河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3 2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吡咯
海藻酸钙微球
乳液法
功能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精细化工
月刊
1003-5214
21-1203/TQ
大16开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8-5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52628
相关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