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HBsAg(-)/HBeAg(+)/HBcAb(+)/preS1Ag(+)少见血清学模式形成的原因.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异源双链分析(HA)和基因测序的方法,对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HBV S基因进行分析,并与其母亲及参考序列HBV S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异情况.结果 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与其母亲HBV S基因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经SSCP、HA和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两者HBV S基因多态性不明显,同源性为99.82%.与其母亲或参考序列(AF411409)比对,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HBV S基因在第353位由野生型的C变为A,从而使HBsAg 118位氨基酸由苏氨酸变为赖氨酸(aa118T→K).结论 该少见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所感染的HBV在HBsAg第118位氨基酸上错义突变(T→K),改变了HBsAg的空间结构和抗原性,影响了HBsAg与抗-HBs的结合能力.
推荐文章
HBsAg阴性HBV携带者的传染性
HBsAg
HBV DNA
传染性
HBsAg及抗-HBs同时阳性患者血清中HBV-S基因分析
HBV
S基因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PreS1Ag、HBeAg和HBV-DNA的对比检测与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
前S1抗原,HBV-D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ELIS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BsAg阴性preS1Ag阳性的HBV携带者HBV S基因多态性分析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HBsAg阴性 preS1抗原阳性 HBVS基因 突变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8-460,47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12.62
字数 34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08.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平安 30 58 4.0 6.0
2 汪世平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88 599 12.0 19.0
3 张松 15 77 5.0 8.0
4 谭萍 12 30 3.0 4.0
5 祝玲玲 22 71 4.0 8.0
6 梁汉章 7 29 3.0 5.0
7 赖秀花 7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HBsAg阴性
preS1抗原阳性
HBVS基因
突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