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大陆地区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暴发危险原因,为提高暴发调查能力和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调查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7年全国共报告31起伤寒和46起副伤寒暴发疫情,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62.20%);伤寒暴发疫情病原学确诊比例达29.03%,副伤寒达43.47%.暴发地点以农村村寨(44.16%)和学校(33.77%)为主,尤以乡镇中学(53.84%)多发;以甲型副伤寒暴发为主(57.14%);全国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以饮用水污染引起为主(54.55%),其次为食源性(23.38%).结论 应加强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监测和管理力度,加强对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发热症状监测,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暴发危险因素信息应作为法律法规的修订依据.
推荐文章
中国大陆地区全科医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全科医生
资源分配
卫生保健公平提供
Lorenz曲线
Gini系数
2005-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梅毒疫情时空分布
梅毒
性传播疾病
地理信息系统
时空分析
流行病学
中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4-2007年中国大陆地区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疾病监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伤寒副伤寒 暴发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08,(11) 所属期刊栏目 疫情监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8-70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16.3
字数 42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08.1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 67 1715 22.0 40.0
2 高金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 3 3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71)
二级引证文献  (118)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伤寒副伤寒
暴发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监测
月刊
1003-9961
11-2928/R
大16开
北京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8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