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胚胎干细胞(ESC)定向分化来源的造血干细胞(HSC)体内重建造血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小鼠E14.1胚胎干细胞采用三步诱导法在体外分化发育为HSC,流式细胞仪检测HSC表面标志性抗原CD34+/Sca-1+的表达,体内畸胎瘤形成实验检测其致瘤性,造血克隆形成(CFU)实验观察其体外造血集落形成情况,免疫磁珠分选纯化HSC移植给经亚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的雌性小鼠观察其体内重建造血的功能.结果 多种造血刺激因子联合应用能有效促进ESC发育为含丰富造血前体细胞的胚胎体(EB),诱导14 d后,EB中CD34+/Sca-1+细胞数达峰值,为(13.72±2.07)%.收获此阶段的EB行第二步诱导分化16 d后,CD34+/Sca-1+细胞数可增至(24.62±2.50)%,CFU培养出现红系和粒系造血克隆;在骨髓基质细胞加胎肝基质细胞上清液培养体系中进行第三步诱导分化15 d后,CD34+/Sca-1+细胞达峰值,为(58.64±4.20)%,CFU培养能形成较多的红系、粒系/巨噬细胞系及混合细胞集落.Wright-Giemsa染色显示为原始的造血细胞.此阶段的HSC经分选纯化后移植给经γ射线照射后的小鼠,移植组小鼠+10 d造血功能开始恢复,观察40 d后除血小板恢复较慢外,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已接近正常,植入率为71.4%.存活率为43.0%,染色体检测证实已由受体鼠的XX转为供体鼠的XY.结论 采用分阶段诱导的方法,可在体外定向诱导小鼠ESC分化发育为HSC,此来源的HSC较安全,无致瘤性,并具备体内重建造血功能的能力.
推荐文章
胚胎干细胞系向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胚胎干细胞系造血原始细胞成集落细胞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共同前体细胞
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造血干细胞
造血祖细胞
研究
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研究
胚胎干细胞
定向分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功能的作用
来源期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移植
年,卷(期) 2008,(15) 所属期刊栏目 英文原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3-121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25.5
字数 31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15X.2008.15.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绍良 中山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 148 897 15.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胚胎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移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半月刊
2095-428X
10-1070/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36-10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63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000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