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具有抗凝血活性的肝素铁纳米粒.方法 通过Fe3+与肝素复合的方法制备出肝素铁纳米粒;通过激光粒度仪(DLS)、Zeta电位仪、扫描力显微镜(SF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肝素铁纳米粒的粒径分布、表面电位、粒子形态及偶联关系;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法测定了制备过程中剩余肝素浓度来计算肝素铁纳米粒中肝素含量;通过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的方法测定肝素铁纳米粒的抗凝血活性.结果 Fe"与肝素按不同比例复合可制备出粒径在(139.0~219.9)mV、Zeta电位在(-22.5~-36.5)mV的纳米粒;红外光谱显示,肝素的硫酸基团与铁离子发生了离子复合作用;Fe3+与肝素按不同比例复合制备出的纳米粒中肝素含量在29.5%~33.1%,抗凝血活性在43.2~46.5u·mg-1.结论 Fe3+与肝素复合的方法可制备出一种新型具有抗凝血活性的肝素铁纳米粒.
推荐文章
肝素化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人抗凝血酶Ⅲ的检测
金纳米粒子
肝素
抗凝血酶Ⅲ
检测
新型肝素铁抗凝血涂层修饰血管内支架
Ni-Ti合金
肝素
层层自组装
抗凝血涂层
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肝素锂抗凝血浆
抗凝血生化检验
应用价值
探究
鱼鳔类肝素提取工艺优化及抗凝血活性研究
鱼鳔
类肝素
酶法
抗凝血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抗凝血肝素铁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素 抗凝血 药物 纳米粒
年,卷(期) 2008,(2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5-15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45
字数 28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2494.2008.20.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萌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纳米医药与生物传感器实验室 8 49 4.0 7.0
2 高艳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纳米医药与生物传感器实验室 2 17 2.0 2.0
3 刘绍琴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纳米医药与生物传感器实验室 10 64 5.0 7.0
4 于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纳米医药与生物传感器实验室 1 3 1.0 1.0
5 付华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素
抗凝血
药物
纳米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学杂志
半月刊
1001-2494
11-2162/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四号建外SOHO九号楼18层
2-23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510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013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