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改进的碱液萃取方法分离杜巴原油中的酸性化合物(主要是环烷酸),通过高分辨质谱分析萃取过程中不同组分酸性化合物组成,以研究碱萃取前后酸性化合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电喷雾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高分辨质谱(ESI-FT-ICR-MS)是分析原油中酸性化合物的强有力的手段;酸性化合物分布于碱萃取前后的各个组分中,但其组成有明显的差异,碱液萃取出的石油酸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的酸性组分,增加反萃取溶剂的用量和极性有利于脱除萃取物中的非碱性氮化合物,对石油羧酸的组成影响不大.
推荐文章
原油中高分子量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
生物标志化合物 高分子生物 标志化合物 蜡 HTGC GC-MS
石油沥青质中杂原子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沥青质
电喷雾
FT-ICR MS
分子组成
煤THF萃取物中含硫化合物形态演化研究
THF萃取物
含硫化合物
形态演化
甲基化
FT-ICR MS
萃取率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竹醋液挥发性化合物
竹醋液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象色谱-质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碱液萃取前后原油中酸性化合物组成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原油,碱液萃取,石油酸,电喷雾-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FT-ICR-MS)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4-61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
字数 41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820.2008.05.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95)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油,碱液萃取,石油酸,电喷雾-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FT-ICR-M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