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0.5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1.0 MAC及1.3 MAC 3种浓度异氟醚预处理对内毒素诱导幼猪急性肺损伤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24头5~6周龄、9~14 kg雄性幼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LPS组、0.5 MAC+LPS组、1.0 MAC+LPS组、1.3 MAC+LPs组,每组6头.实验动物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机械通气后,分离左颈外静脉及左颈内动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和Picco热稀释导管,用于输注液体及监测血流动力学、血管外肺水(EVLW)、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预处理组先经不同浓度异氟醚预处理30 min,1 h后,经中心静脉微泵输注20μg·kg-1内毒素(LPS),60 min内输注完毕.待急性肺损伤形成后观察12 h并处死实验动物.实验结束后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总蛋白(TP)及肺组织测湿干重比(W/D).结果:1.3 MAC+LPS组与LPS组相比,PVPI在急性肺损伤形成时(AII0h)增加(P<0.05),在急性肺损伤形成后8 h(ALI 8 h)、急性肺损伤形成后12 h(ALl 12 h)显著增加(P<0.01);1.0 MAC+LPS组与LPS组相比,肺湿干重比(W/D)及BALF中总蛋白含量减少(P<0.05).结论:1.0 MAC异氟醚预处理可以降低内毒素诱导的幼猪急性肺损伤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
推荐文章
痰热清对内毒素诱导致急性肺损伤肺微血管通透性的保护作用
痰热清注射液
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
肺微血管通透性
己酮可可碱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肺微血管通透性的保护
己酮可可碱
肺微血管通透性
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
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蛋白
七氟醚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七氟醚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大鼠
肺组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浓度异氟醚预处理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异氟醚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麻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5-2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1+.2
字数 29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08.02.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张纲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139 1320 15.0 32.0
2 缪长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61 480 10.0 20.0
3 孙敏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6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氟醚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