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摘要:
对辽宁东部山区人工营造的白桦-红松和色赤杨-红松混交林,应用解析木法分析红松与阔叶树的直径、树高生长动态、径级分布及种间关系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在1~8年生时,红松与阔叶树占据各自营养空间,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同时充分发挥了阔叶伴生树种的辅佐功能,明显地改善了红松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促进混交林中红松的直径、树高生长,种间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8~12年生间,混交林的种间关系处于竞争初期,此时混交林中红松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开始下降,在12年生后,种间关系矛盾日趋加剧并进入竞争盛期,在竞争中,阔叶树生长迅速,红松生长受到明显压抑,行状混交林在无人为调控措施下,红松将逐渐枯死而形成阔叶纯林.据此认为在人工阔叶红松林培育过程中,必须适时采取疏伐等措施调整阔叶树的比例,缓解种间关系,以充分发挥混交林的多种效益.
推荐文章
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
人工诱导
阔叶红松林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人工诱导的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动态
人工诱导
群落动态
径级结构
物种多样性
阔叶红松林和人工红松林土壤中可溶性有机氮的对比
红松林
可溶性有机氮
可溶性总氮
阔叶红松林群落优势树种生态位和种间联结
阔叶红松林
生态位
生态位重叠
种间联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阔叶红松林种间关系分析及调控技术
来源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人工阔叶红松林 混交林 种间关系 调控技术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18.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382.2008.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教君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05 4526 39.0 64.0
2 于立忠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8 937 16.0 18.0
3 卢正茂 36 217 8.0 13.0
4 赵凤军 15 68 5.0 7.0
5 王岩 2 14 2.0 2.0
6 吴振铎 8 63 4.0 7.0
7 刘胜利 1 9 1.0 1.0
8 李江 1 9 1.0 1.0
9 韩玉和 1 9 1.0 1.0
10 王迪 1 9 1.0 1.0
11 邹永田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阔叶红松林
混交林
种间关系
调控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382
23-1268/S
大16开
195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3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8015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