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建立单孔狭缝模型,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CH4/CO2 二元气体混合物通过管状炭膜的传递和分离特性,考察了系统温度、气体组成和膜孔径对通量的影响.模拟过程中将膜低势,区压力取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非零值(大于零).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16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CH4 的通量增加,CO2 的通量则先降低后升高(80℃出现最低值);随混合气中CH4组成的增加,CO2 通量下降、CH4 通量升高;随膜孔径增大,CH4 通量先增后减(9.77A时出现最大值)、CO2通量则呈下降趋势.以上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较,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考察了跨膜压差对过程的影响,发现CH4和CO2的通量均随跨膜压差的增大而增大,膜的分离性能则随之降低.本研究结果充分表明,所建模型能够正确地描述CH4/CO2气体混合物的炭膜分离过程.
推荐文章
炭膜分离CO2/CH4混合气的分子模拟
分子模拟
炭膜
孔模型
二氧化碳
甲烷
CO2置换CH4水合物中CH4的实验和动力学
CO2
CH4水合物
SDS
置换
动力学模型
CO2/CH4高分子气体分离膜材料研究进展
气体分离
高分子膜材料
CO2/CH4体系
改性
具有缺陷孔结构的炭膜分离CO2/CH4混合气的分子模拟
分子模拟
二氧化碳
甲烷
炭膜
缺陷孔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在炭膜气体分离CH4/CO2中的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炭膜 气体分离 分子模拟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021.4|TQ028.8
字数 32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160.2008.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平经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05 934 16.0 23.0
2 王同华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90 913 17.0 25.0
3 潘艳秋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72 378 10.0 17.0
4 周彦明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2 0 0.0 0.0
5 余雅兰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炭膜
气体分离
分子模拟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双月刊
1001-4160
11-3763/TP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二街2条1号
82-50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0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7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