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检测ERK1和P16在胃肠道问质瘤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40例胃肠道问质瘤组和40例正常对照组中ERK1和P16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 6.0对ERK1和P16的表达行平均吸光度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胃肠道问质瘤组织中ERK1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P1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ERK1和P16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类型和复发无相关性.胃肠道间质痛中ERK1与P16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ERK1明显增高,P16则明显降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推荐文章
胃肠道间质瘤中p16、p27、Ki-67表达
胃肠肿瘤
p16
p27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技术探讨ERK1和p16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胃肠间质瘤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p16
组织芯片
胃肠道类癌中p27kip1、PCNA表达及p16基因缺失
胃肠肿瘤
类癌
p27kip1
增殖细胞核抗原
基因,p16
bcl-2和p16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肠肿瘤
间质瘤
蛋白质bcl-2
蛋白质p16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ERKl和P16在人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来源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 ERK1 P16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2-129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5.2
字数 159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俞薇薇 南昌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18 79 5.0 8.0
2 熊小亮 南昌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29 99 6.0 8.0
3 瞿伟 34 116 6.0 8.0
4 袁晟 23 94 5.0 9.0
5 刘繁荣 南昌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45 108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
ERK1
P16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医学与临床
月刊
1001-6325
11-2652/R
大16开
北京东单三条5号
82-35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1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5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