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16的异常表达及与其他分子标志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浸润性导管癌标本7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16、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receptor-2,Her-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P53、Ki-67表达,分析P16与其他各项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绝经、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36.1% (26/72)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可检测到P16的异常表达,随着表达水平的增高,不仅P16阳性着色细胞增多,并且其分布发生变化,从部分细胞散在胞核着色(+),发展为弥漫强阳性着色,以及胞核与胞浆的同时着色(或失去胞核着色),甚至胞外也可出现着色(+++),并且P16异常表达多集中于ER阴性患者(78.6%,22/28),远高于ER阳性组(9.1%,4/44,P=0.000).同时,Ki-67高指数也多分布于P16阳性组(P=0.003),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3组中,P16异常表达的阳性率逐渐增高,分别为11.8%(2/17)、27.6%( 8/29)、61.5%(16/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绝经前患者P16表达的阳性率(55.6%,15/27)显著高于绝经后(24.4%,11/45,P=0.008).结论:乳腺癌中P16异常表达与雌激素受体表达缺失相关,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并多发生于绝经前患者、肿瘤组织学分级高的患者;提示P16异常表达的患者可能内分泌治疗反应差,肿瘤具有高侵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