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PC)、脾脏指数(SI)、血小板计数/脾脏指数(PC/SI)、门静脉宽度(PV)、脾静脉宽度(SV)、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PV/SV)在预测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EV)中的意义.方法 测量196例肝硬化患者的PV、SV、脾脏长径(SL)及厚度(ST)(SI=SL×ST)、PC,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值评价上述非侵入性指标预测中重度EV的准确性.结果 PC/SI、PC、PV/SV的AUC分别为0.870、0.781、0.655;PV、SV、SI的AUC不足0.5.PC/SI≤0.97时,预测中重度EV的敏感度为89.4%,特异度为70.6%.结论 PC/SI是预测中重度EV较理想的非侵入性指标,当PC/SI<0.97时,判断中重度EV存在的敏感度、特异度最高.
推荐文章
肝硬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预测分析
肝硬化
重度食管静脉曲张
临床预测
分析
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影像学评价及出血风险预测
食管胃静脉曲张
出血
预测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非侵入性检查预测食道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非侵入性检查
食道静脉曲张
肝硬化
血小板计数
脾厚度
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指标研究
肝炎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侵入性指标预测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厂矿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非侵人性 血小板计数/脾脏指数 肝硬化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7-268,插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1+.3|R575.2
字数 10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182.2008.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俊杰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 31 158 8.0 11.0
2 朴云峰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 84 565 12.0 17.0
3 白平平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消化科 10 5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190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管静脉曲张
非侵人性
血小板计数/脾脏指数
肝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研究
月刊
1674-8182
32-1811/R
大16开
南京市山西路57号
28-23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6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53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