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一种使用微电子技术制造的二氧化钛电极,并且研究了该电极在磷酸缓冲液中的电化学特性.循环伏安法测量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和氧气都能在该电极上还原,而且过氧化氢的还原更为明显.在磷酸盐缓冲液中,以Ag/AgCl为参考电极,当所施加电压为-300 V时,安培法显示二氧化钛电极对过氧化氢有很快的响应速度,其对于0.1 mmol/L过氧化氢的响应电流是0.4μA,而由于溶解氧所带来的背景还原电流仅为14 nA.为了研究这种电极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可能性,实验中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钛氧化物电极薄膜上并测试了相应特性,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酶在氧化钛表面的固定较为困难.
推荐文章
过氧化氢法测定魔芋凝胶食品中二氧化钛的研究
魔芋凝胶食品
二氧化钛
过氧化氢
二安替比林甲烷
电还原鲁米诺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过氧化氢
电化学发光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鲁米诺
过氧化氢
甲氧苄啶修饰玻碳电极安培法对过氧化氢的测定
甲氧苄啶
玻碳电极
循环伏安法
计时安培法
过氧化氢
电化学法便携式过氧化氢浓度检测仪研制
电化学法
过氧化氢
便携式
浓度检测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溅射二氧化钛电极对过氧化氢电化学检测的研究
来源期刊 传感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二氧化钛电极 过氧化氢 溅射 还原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化学类传感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7-149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P212.3
字数 8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99.2008.09.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庆利 40 242 9.0 13.0
2 袁青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3 8 2.0 2.0
3 于晶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4 12 3.0 3.0
4 吴坚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22 152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钛电极
过氧化氢
溅射
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感技术学报
月刊
1004-1699
32-1322/TN
大16开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554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