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心肌应变成像技术(SI)评价缺血后处理(IPostC)对犬顿抑心肌功能的作用,并与缺血预适应(IPreC)比较.方法 21只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阻断15 min,再灌注120 min,随机分3组:对照组(Con组),无干预;缺血后处理(IPostC)组,再灌注开始前进行3次再灌注30 s,缺血30 s;缺血预适应(IPreC)组,阻断前进行4次缺血5 min,再灌注5min.在基础状态、缺血后及再灌注阶段进行应变成像技术(SI)检查.结果 3组顿抑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Ssys)及峰值应变(Speak)减低,收缩后应变值(Spss)及收缩后应变指数(PSI)增大,峰值应变延迟时间(TPS)延长.再灌注后各参数逐渐恢复,IPostC组比Con组恢复的快,且与IPre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IPostC具有与IPreC相似的保护犬顿抑心肌功能的作用.SI可准确评价局部心肌功能.
推荐文章
心肌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适应的相关性研究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缺血预适应
远程缺血预适应与心脏缺血后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远程缺血预适应
心脏缺血后处理
心脏瓣膜置换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延迟保护模型的制备
心肌缺血预适应
延迟保护
心肌缺血再灌注
模型
心肌缺血预适应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缺血预适应
药理性预适应
活血化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肌应变成像技术评价缺血后处理对犬顿抑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与缺血预适应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应变成像 缺血后处理 缺血预适应 顿抑心肌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
字数 32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0101.2008.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卫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检查中心 372 1571 16.0 22.0
2 唐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检查中心 86 418 11.0 15.0
3 陈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检查中心 129 663 12.0 18.0
4 马春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检查中心 176 812 13.0 17.0
5 张立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检查中心 44 158 7.0 10.0
6 章志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 36 146 8.0 10.0
7 李玉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检查中心 4 18 1.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应变成像
缺血后处理
缺血预适应
顿抑心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2-0101
11-211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小区8号楼909室
82-15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7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45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