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钬激光对膀胱黏膜破坏作用,探讨钬激光误伤膀胱黏膜后治疗办法.方法:根据是否接受钬激光烧灼和术后静注地塞米松,将实验鼠分为三组:对照组、钬+生组和钬+地组.通过建立钬激光灼伤大鼠膀胱黏膜模型.观察被钬激光灼伤后其髓过氧化氢酶(MPO)、过氧化氧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血管生长、移行上皮组织形态、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的改变.结果:光镜下对照组的膀胱壁各层少许炎性细胞浸润;钬+生组膀胱壁黏膜层和肌层内小血管充血明显,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黏膜层已脱落.脱落处炎症表现较重;钬+地组膀胱各层小血管充血明显,较多炎性细胞浸润;钬+生组膀胱壁各层大量移行上皮细胞凋亡,对照组、钬+地组膀胱各层部分移行上皮细胞凋亡,但凋亡程度均较钬+生组轻;钬+地组BvC(P<0.01)、BvSAP(P<0.05)、BvSAD(P<0.05)及Al(P<0.01)与对照组、钬+生组相应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钬+生组MPO活力、CAT活力和MDA含量与钬+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活力与钬+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烧灼对膀胱黏膜上皮细胞有破坏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这种破坏作用.
推荐文章
卒中后抑郁大鼠小脑浦肯野细胞形态学改变及神经元凋亡情况研究
卒中
抑郁
浦肯野细胞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钬激光治疗浅表膀胱肿瘤42例
膀胱
膀胱肿瘤
激光
钬激光
治疗结果
大鼠膀胱出口梗阻致膀胱重构的形态结构研究
膀胱出口部分梗阻
逼尿肌
增殖细胞核抗原
末端转移酶标记法
凋亡指数
胶原纤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钬激光烧灼大鼠膀胱黏膜后的形态和细胞凋亡指数的改变及意义
来源期刊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膀胱黏膜 钬激光 移行上皮 细胞凋亡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9-78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95
字数 31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420.2008.10.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膀胱黏膜
钬激光
移行上皮
细胞凋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月刊
1001-1420
42-1131/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38-12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53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