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1(SPK1)高表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心肌内注射携带人SPK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SPK1),以5×109pfu/ml的病毒总量分4点注射,对照组心肌内注射同等量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GFP),3d后进行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实验,测定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测定肌酸激酶(CK)的释放水平,用酶学方法检测SPK1的活性,用薄层层析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外源和内源性SPK1在心肌组织的表达.结果 心肌内注射Ad-SPK1的大鼠3d后心肌组织SPK1激酶活性明显升高,比对照组升高5倍左右;与对照组相比,注射Ad-SPK1的大鼠心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抵抗能力,表现在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在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没有受到明显损伤,心律失常的发生明显减少以及再灌注过程中CK释放明显减少.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SPK1基因转染能预防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脏损伤.
推荐文章
白藜芦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白藜芦醇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梗塞
脂质过氧化
哌芳安他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
哌芳安他
细胞凋亡
心脏
PPARγ
SIRT1信号通路在白藜芦醇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白藜芦醇
神经元凋亡
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
脑梗死体积
脑组织含水量
Bax
Caspase-3
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
吡格列酮
MMP-2
心脏
PPAR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1高表达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
来源期刊 解放军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鞘氨醇激酶类 基因疗法 心肌再灌注损伤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39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64.12
字数 25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77-7402.2008.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红 解放军第307医院心内科 56 224 7.0 13.0
2 王汉斌 解放军第307医院心内科 7 61 3.0 7.0
3 段海峰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46 256 9.0 14.0
4 王立生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76 410 10.0 16.0
5 陆颖 解放军第307医院心内科 6 10 2.0 3.0
6 张晋 解放军第307医院心内科 6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鞘氨醇激酶类
基因疗法
心肌再灌注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月刊
0577-7402
11-1056/R
大16开
北京100036信箱188分箱
2-74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16
总下载数(次)
1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