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异种骨移植的来源缺乏,或存在免疫反应与感染和再骨折的町能.而作为人工骨替代物,硫酸钙和磷酸钙在临床上的使用比较广泛.目的:拟比较人工合成医用硫酸钙和磷酸钙在骨创伤中作为骨替代物的临床使用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观察,于2004-10/2007-10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骨科完成.对象:选择50例骨创伤后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缺损并需要植骨的患者,在无自体骨混用的情况下,按随机数字表达分为2组,分别使用了不同类型的人工骨进行骨缺损填充,其中硫酸钙骨空腔填料组24例,磷酸钙生物陶瓷组26例.方法:治疗除采用内固定(钢针、钢板)和外固定(石膏、外固定架)外,分别结合使用硫酸钙骨空腔填料及磷酸钙生物陶瓷.植入的人工骨量以植骨术中判断为准,桡骨远端骨折和跟骨骨折一般植入3~5 mL,最大植入量为10 mL.植入人工骨要尽可能填满充实.主要观察指标:人工骨替代物使用量、吸收时间、骨折是否稳定以及骨痂出现的时间.结果:所有使用填充人工骨的病例,骨折均如期愈合.使用硫酸钙者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和并发症,使用磷酸钙者有2例浅表渗出,经换药愈合.平均随访6个月.硫酸钙组平均吸收时间较磷酸钙组短,硫酸钙组2个月内吸收80%,3个月内100%吸收:磷酸钙组4~6个月吸收70%,7~12个月吸收90%.结论:医用硫酸钙和磷酸钙人工骨均可作为骨替代物应用,在辅助崮定下具有安全、方便、副作用小以及填充效果确实、骨折愈合良好等优点.硫酸钙骨粉固化后较磷酸钙坚固,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且降解速度较磷酸钙快.
推荐文章
骨组织工程用硅胶/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硅胶
掺锶β-磷酸三钙
硫酸钙
复合小球
多孔支架
磷酸钙骨水泥生物材料用磷酸四钙的制备
磷酸钙骨水泥
生物材料
磷酸四钙
制备
骨修复
人工骨材料磷酸钙及硫酸钙在腱-骨愈合中的作用
磷酸钙
硫酸钙
人工骨
腱骨愈合
前交叉韧带
重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医用硫酸钙与磷酸钙在创伤性骨缺损中的应用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移植替代物 医用硫酸钙 医用磷酸钙
年,卷(期) 2008,(4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83-97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9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8.49.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磊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骨科 32 215 9.0 13.0
2 李静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骨科 53 136 7.0 9.0
3 申杨勇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骨科 8 49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移植替代物
医用硫酸钙
医用磷酸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