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考察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涂药板对恶性疟原虫药敏作用的有效期.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Rieckmann体外微量法,用体外连续培养的FCC-1/HN株恶性疟原虫,定期对涂药板进行检测.结果 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涂药板在存放0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89、7.23、5.82、7.49 nmol/L和5.35、7.15、6.34、4.85 nmol/L;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浓度(CIMC)分别为20.00、20.00、16.67、30.00 nmol/L和20.00、20.00、16.67、15.00 nmol/L.结论 自制涂药板存放在4℃冰箱2年药效是基本稳定的,且使用方便,适合于现场应用,可作为恶性疟原虫对双氢青蒿索和青蒿琥酯敏感性的检测工具.
推荐文章
双氢青蒿素-单硝酸异山梨酯拼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青蒿素衍生物
单硝酸异山梨酯
一氧化氮供体
拼合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双氢青蒿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双氢青蒿素
C57BL/6J小鼠
肺肿瘤
凋亡
细胞周期
双氢青蒿素与氯喹治疗妊娠疟疾的疗效比较
疟疾
妊娠
双氢青蒿素
氯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制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涂药板有效期的考察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双氢青蒿素 青蒿琥酯 有效期 体外检测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硕博专栏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7-218,2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82.31
字数 17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08.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沛泉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27 105 6.0 8.0
2 符崇威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4 24 2.0 4.0
3 符林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140 1391 21.0 31.0
4 刘政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恶性疟原虫
双氢青蒿素
青蒿琥酯
有效期
体外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