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医解剖失传,至今无完备的脏腑形态学说。脏腑究竟是六脏六腑,还是五脏六腑,男女奇恒之腑的差异,《内经》小心、命门的诠释,相火在脏器的归属,六脏在三焦的正确分配,肾不藏精,特别是六脏之一的心包络与三焦的脏腑形态等,一直是中医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以清初医家程知的理论为基础,以《难经》命门学说为核心,以《内经》小心、命门理论为指归,以心包络脏为主体。阐述了心包络脏在男女的异同,各别的脏器形态,所处的位置、组织结构、生理病理、经络循行、脉诊部位,以及与五脏、奇经八脉的相互关系,提出心包络不是心脏的外卫组织,而是藏精、主生殖的实质器官,将小心、女子包、相火、命门、手厥阴心包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力求中医脏腑学说的进一步完善。
推荐文章
中医理论在中药复方现代化中的作用
中医理论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中药复方现代化
中医理论的层次逻辑初探
中医理论
层次逻辑
自然层次
生理层次
病因病理层次
诊断层次
治疗预后层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析中医理论在临床运用中存在的几点困惑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临床运用 命门学说 脏腑学说 五脏六腑 《内经》 组织结构 心包络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左仲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医理论
临床运用
命门学说
脏腑学说
五脏六腑
《内经》
组织结构
心包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半月刊
1671-8194
11-4856/R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
出版文献量(篇)
246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