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采用极限平衡法,利用幂函数形式的滑移面假设,推导出扩底抗拔桩在分层地基中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和其他方法计算结果分别与室内模型试验和原位试桩结果作对比,分析后发现文中计算公式是几种破裂面假设及其计算公式集成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密砂中取幂指数N=10,松砂中取N→∞的计算结果和室内模型试验结果是一致的:分层地基中的原位试桩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应区分短桩(L/d<20)和中长桩(L/d>20):文中计算方法取N→∞,在短桩的计算结果和原位试桩结果一致,在深基础中长桩则需引入分层折减系数进行修正,分层折减系数在砂土中取0.5,黏土中取0.6是合适的.
推荐文章
软土地基中扩底抗拔中长桩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扩底抗拔桩
局部剪切滑移面
极限平衡法
极限承载力
砂土-风化岩地基中钻孔灌注桩抗拔承载力时效性研究
钻孔灌注桩
时间效应
风化岩
休止期
抗拔承载力
侧摩阻力
DX桩抗拔承载机理及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桩基础
DX桩
抗拔
荷载传递
承载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层地基中扩底桩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扩底抗拔桩 极限承载力 极限平衡法 分层折减系数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97-200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4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98.2008.07.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茂松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71 5233 39.0 59.0
5 郦建俊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75 3.0 3.0
9 王卫东 92 3514 32.0 58.0
10 陈峥 13 288 6.0 13.0
11 木林隆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 120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158)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2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42)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8(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2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扩底抗拔桩
极限承载力
极限平衡法
分层折减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0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