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现行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天然抗菌成分存在显著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法.方法:采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TC)对指示菌显色、分析天然产物乙醇浸膏中抗菌成分的极性、样品在平板培养前适当扩散等方法,对K-B法检测天然抗菌成分存在显著误差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天然产物中存在中极性、弱极性甚至非极性抗菌成分,在培养基中扩散较慢,现行K-B法以透明抑菌圈为判读抗菌活性依据,会低估样品抗菌活性,甚至出现假阴性结果,造成漏筛.以不能被TTC显色的指示菌范围和透明抑菌圈之和来判读天然产物抗菌活性,提高了K-B法检测天然抗菌成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论:现行K-B法不能直接应用于由有机溶剂提取的天然抗菌成分的活性检测,TTC显色K-B法可有效消除由样品扩散速度较慢引起的显著误差.
推荐文章
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现行耐药折点判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性的评价
苯唑西林
头孢西丁
纸片扩散法
甲氧西林耐药性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苯并三氮唑合成的改进
苯并三氮唑
合成
萃取
喹啉/喹诺酮-三氮唑杂合体的抗菌活性
喹啉
喹诺酮
1,2,3-三氮唑
1,2,4-三氮唑
杂合体
抗菌
构-效关系
安妥沙星纸片扩散法外抗菌活性测定折点初步研究
安妥沙星
折点
最小抑菌浓度
抑菌圈
纸片扩散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氯化三苯四氮唑校正纸片扩散法检测天然抗菌成分的误差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现行K-B法 氯化三苯四氮唑 天然抗菌成分 活性检测 校正误差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3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39.99
字数 37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630.2008.02.07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文学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57 2753 26.0 41.0
2 何佳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18 173 7.0 13.0
3 赵启美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4 4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现行K-B法
氯化三苯四氮唑
天然抗菌成分
活性检测
校正误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