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科技与创新       
摘要:
为了探讨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成方法和生物活性检测,将间二氟苯作为原料,采用傅里德-克拉夫茨反应(下简称"傅-克反应")合成中间体物质,再经过缩合、亚甲基转移、开环等合成反应制得氟康唑.选择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作为抑菌活性检验参照物,利用PDA培养法培养两种真菌,接种合成氟康唑,并记录抑菌活性.根据选择的对照药物和氟康唑抑菌活性对比实验显示,氟康唑和对照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但对黑曲霉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同时氟康唑的抑菌作用明显高于对照药品.由此可知,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是一种合成抗菌药物,其合成过程可在实验室内完成,较为简便,同时这种药物对真菌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的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
治疗药物监测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真菌感染
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的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
治疗药物监测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真菌感染
四氮唑杂合体的抗真菌活性
四氮唑
杂合体
真菌
构-效关系
新型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抗真菌药物
氮唑类
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
靶点
中药
临床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检测
来源期刊 科技与创新 学科
关键词 唑类抗真菌药物 合成方法 氟康唑 中间体物质
年,卷(期) 2015,(22) 所属期刊栏目 创新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99
页数 2页 分类号 TQ4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13/j.cnki.kjycx.2015.22.09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峥 2 0 0.0 0.0
2 张建峰 1 0 0.0 0.0
3 谢小强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唑类抗真菌药物
合成方法
氟康唑
中间体物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与创新
半月刊
2095-6835
14-1369/N
大16开
201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65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028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