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合成化学       
摘要:
以三聚氯氰为原料,依次与取代胺和恶霉灵经逐级取代反应合成了17个新型的含异恶唑环的1,3,5-三嗪类衍生物(3a~3q),其结构经1 H NMR和ESI-MS表征。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用药量为300μg· mL-1时,2-(5-甲基异恶唑基-3-)氧基-4-(邻氯苯胺基)-6-氯-1,3,5-三嗪(3l )对禾谷镰刀病菌的抑制率为65%。
推荐文章
1,3,5-三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1,3,5-三嗪衍生物
异恶唑
杀菌活性
新型1,3,5-三嗪衍生物的合成
1,3,5-三嗪
衍生物
合成
氟康唑新衍生物的合成与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氟康唑
衍生物
合成
体外抗真菌活性
新型含1,3,4-噻二唑的硫色满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硫色满酮
1,3,4-噻二唑
合成
抗真菌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含异恶唑环的1,3,5-三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来源期刊 合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三聚氯氰 异恶唑 三嗪类衍生物 合成 抗真菌活性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1-564,56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26|O62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016.07.153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巨修练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教育部绿色化工过程重点实验室 65 273 9.0 13.0
2 冯菊红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教育部绿色化工过程重点实验室 18 37 3.0 5.0
3 丁涛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教育部绿色化工过程重点实验室 2 7 2.0 2.0
4 荣霞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教育部绿色化工过程重点实验室 4 8 2.0 2.0
5 龚昕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教育部绿色化工过程重点实验室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聚氯氰
异恶唑
三嗪类衍生物
合成
抗真菌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化学
月刊
1005-1511
51-1427/O6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