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患者后机体内毒素/LPS水平、细胞因子IL-6水平的变化及差异. 方法 选择20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患者,10例/组,分别用亚胺培南(Imipenem, IPM)、头孢派酮(Cefoperazone, CPZ)治疗,于用药前、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内毒(Lipopolysaccharide, LPS)及IL-6水平,分析其变化规律. 结果 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浆LPS水平明显高于用药前(P<0.05),其中CPZ组增高幅度较IPM组大,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6水平在用药后均明显高于用药前,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进行比较,CPZ组IL-6水平高于IPM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不同种类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患者时,血浆LPS、 IL-6水平表达存在差异,CPZ组表达LPS和IL-6水平高于IPM组;本研究提示在抗生素诱导的内毒素释放与细胞因子的产生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抗生素诱导内毒素释放的研究进展
细菌感染
抗生素
内毒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诱导革兰氏阴性菌释放内毒素对其疗效的影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革兰氏阴性细菌
内毒素
烧伤
感染
内毒素吸附剂对失血性休克大鼠 NO,IL-6及 IL-12水平的影响
内毒素吸附剂
失血性休克
一氧化氮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生素诱导内毒素释放对术后感染患者IL-6水平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热带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抗生素 细菌 内毒素 IL-6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9-114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8.1
字数 29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727.2008.07.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映娥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63 220 8.0 12.0
2 蔡应木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84 336 10.0 14.0
3 焦晓阳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81 258 8.0 12.0
4 林静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70 223 8.0 11.0
5 王雪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39 123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生素
细菌
内毒素
IL-6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热带医学
月刊
1009-9727
46-1064/R
大16开
中国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44号
84-20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8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74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