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碳纳米管是一种直径约1 nm,长1~10 μm的圆筒状物质,具有比石墨还小的密度;加上足够高的强度,碳纳米管有望用于骨替代材料.目的:初步考察聚碳硅烷含量和烧结压力对碳纳米管材料性能的影响,寻求大块碳纳米管材料的最适制备条件,并分析所制备的碳纳米管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为临床候选牙用种植体材料提供选择依据.设计:实验通过调整结合剂的含量和烧结压力,确定材料的最适制备条件,并观察分析材料的性能,探讨材料是否合适选作口腔种植体材料.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科和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教研室.材料:实验所用纯度为 80%的大块多壁碳纳米管为美国Nano Lab Company产品, 直径 20~40 nm,长5~20 mm.由北京纳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聚碳硅烷,由国防科技大学502教研室合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 300.实验中用于评估材料组织相容性的10只8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方法:实验于2005-01/08在中南大学材料学院实验中心完成.运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在烧结温度为1 200 ℃,压力从20 MPa至60 MPa的条件下,以聚碳硅烷为结合剂,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大块多壁碳纳米管.主要观察指标:用阿基米德方法、气体吸附方法、显微维氏硬度测量仪分别测试不同聚碳硅烷含量和烧结压力下的松装密度、比表面积、维氏硬度.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碳纳米管/聚碳硅烷材料的显微结构,X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仪测定材料的组成相.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实验材料植入大鼠皮下组织后的组织相容性.结果:①显微结构:烧结后材料的纳米级结构仍被保留. ②材料的组成相:纳米管通过聚碳硅烷热解的SiC纳米结晶相互粘结;随着聚碳硅烷量及烧结压力增加,材料的密度和维氏硬度增加,比表面积减少.物理性能接近于骨组织.③组织相容性:碳纳米管/聚碳硅烷材料的炎性反应随着聚碳硅烷含量增加有轻度增加.未发现碳纳米管/聚碳硅烷材料周围有坏死等严重炎性反应.结论:以聚碳硅烷为结合剂,通过SPS方法,在1 200 ℃高温,20~ 60 MPa烧结压力下,可以制得材料特性近似于骨组织的碳纳米管/聚碳硅烷,并且植入鼠皮下组织后,未见明显排异现象,是适宜的候选牙用种植体材料.
推荐文章
新型明胶基碳纳米管骨架活性炭的制备
明胶
碳纳米管
骨架
活性炭
PECVD技术制备碳纳米管的研究
碳纳米管
PECVD
催化剂
催化裂解法制备大孔径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
Ni-Cu-Al催化剂
催化裂解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碳纳米管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牙用碳纳米管种植体材料的制备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放电等离子烧结 种植材料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18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18.08
字数 13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8.01.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惠 长沙市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 3 16 1.0 3.0
2 陈蕾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科 30 165 8.0 12.0
6 徐国富 中南大学材料学院实验中心 68 605 13.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纳米管
放电等离子烧结
种植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