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长期、低剂量、三餐后服用氨茶碱的出院患者漏服一次剂量后进行用药指导.方法 以氨茶碱2 mg·kg-1每天8:00,12:00和18:00口服3次为例,根据文献报道的氨茶碱药动学参数,采用自行编写的用于药动学分析的Excel表格程序,分析茶碱稳态最大血药浓度(Css-max)、稳态最低血药浓度(Css-min)与t1/2的关系;根据患者(t1/2=12 h)漏服的时间及是否补服和补服时间,分析漏服后24 h内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最低血药浓度(Cmin)和维持有效血药浓度5 mg·L-1的时间(t>5 mg·L-1),结合Cmin和t>5 mg·L-1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结果 Css-min 和Css-max与t1/2的线性关系:Css-min =0.520 t1/2-1.621 (r=0.999),Css-max=0.561 t1/2+1.253 (r=0.997);早或晚餐漏服后越迟补服其24 h内的Cmin越小,中餐漏服后不同时间补服其Cmin抬高或与未漏服时接近,早、中或晚餐漏服后于下次给药时补服的Cmax4.429 mg·L-1分别减少到3.515,4.328或2.965 mg·L-1,t>5 mg·L-1分别由21.56 h缩短到18.3,20.89或14.34 h;如果不补服漏服的剂量,尽管其Cmin值与加倍量服用的Cmin值相近,但t>5 mg·L-1更短,分别为12.15,10.83和5.89 h.结论 对于需要较长时间、小剂量、三餐后服用氨茶碱的出院患者,早、晚餐后漏服的剂量应及时补服;中餐后漏服的剂量,可在晚餐前补服或与晚餐后剂量一并服用.
推荐文章
克拉霉素对兔体内稳态时氨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氨茶碱
克拉霉素
血药浓度
药物代谢动力学
罗红霉素对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氨茶碱
罗红霉素
血药浓度
氨苄青霉素合用氟美松对兔氨茶碱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氨苄西林
氨茶碱
氟米松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药动学理论的氨茶碱漏服后用药指导
来源期刊 医药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氨茶碱 漏服 药动学 用药指导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用药指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8-33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74|R969.3
字数 19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08.03.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乐燕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 35 139 7.0 10.0
2 孙自芬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 20 65 6.0 7.0
3 章红梅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 11 31 4.0 5.0
4 郑秀云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 17 155 5.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氨茶碱
漏服
药动学
用药指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导报
月刊
1004-0781
42-1293/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医药导报》编辑部
38-17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59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667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