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2002年1月17日和2006年2月5日江淮流域2次暴雪过程的重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和不稳定能量进行较详细的分析,讨论了冬季江淮地区暴雪形成的原因和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形成暴雪灾害的环境场具有一定的共性和差异,充足的水汽供应、较好的风场辐合和700 hPa以下温度的要求是产生暴雪的先决条件,而中高层的不稳定能量是降雪的触发机制,尤其是湿位涡中的正压项和斜压项产生的不稳定能量对暴雪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推荐文章
1999—2018年鲁南地区暴雪天气的影响系统及环流特征
暴雪
影响系统
回流暴雪
鲁南地区
2013年11月24要25日安图县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暴雪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吉林安图
2013年11月24-25日
一次罕见的山东暴雪天气的对称不稳定分析
对称不稳定
低空急流
江淮气旋
暴雪
2017年2月20—21日鄂托克前旗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暴雪
短波槽
锢囚锋
低空急流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
2017年2月20—21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淮流域暴雪天气形成的条件探讨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暴雪研究 影响系统 不稳定能量 温湿条件
年,卷(期) 2008,(29)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3-12818
页数 6页 分类号 S166
字数 59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8.29.1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暴雪研究
影响系统
不稳定能量
温湿条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