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临床医学       
摘要:
目的 从力学分析的角度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不稳定的方式、原因及相关对策. 方法 对作内固定治疗的96例转子间骨折病例,术后及每6周随访摄片,作力学分析. 结果 18例术后发生改变,其中2例有明显的髋内翻(颈干角≤110°),2例有旋转内翻改变(颈干角> 110°),14例有股骨颈短缩现象. 结论 转子间骨折后内固定与骨折区域构建的力学缺陷是术后不稳的主要原因,大转子与小转子的稳定对维护骨折术后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应该予以重建,但这不是起唯一决定作用的因素.目前的内固定系统,如果构建合理,在力学上能够替代因复杂骨折所致的力学不稳.因此,最重要的是充分分析和预见每一骨折类型可能出现的力学不稳定而进行合适的固定,制定合理的策略.
推荐文章
转子间重建并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髋部
转子间骨折
关节置换
并发症
老年人
股骨转子周围不稳定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术
Gamma钉
动力髋螺钉
DHS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器
治疗结果
髓内针固定术后旋转不稳定性骨折不愈合的治疗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折,不愈合
骨移植
旋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不稳定的力学分析及相关策略(附96例报告)
来源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术 不稳定 力学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15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664.2008.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军 8 13 2.0 3.0
2 倪红联 14 56 3.0 7.0
3 徐农 6 9 2.0 3.0
4 叶凌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术
不稳定
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临床医学
月刊
1008-7664
33-1233/R
大16开
199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8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6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