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如此浮躁的写作状态和文学现实,怎么可能产生振聋发聩的巨著对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再度爆冷,颁给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的勒克莱其奥,圈内人热议未止.尽管勒氏的作品不太容易看懂,而且他的确不在全世界顶尖作家之列--单单拿出美国的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两位大师就应该能把他比下去,但诺奖颁给他而不是其他作家,更不是我们中
推荐文章
细数诺贝尔奖之最
诺贝尔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
获奖者
评委会
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作家
中国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
世界文学史
托尔斯泰
文学大师
易卜生
卡夫卡
吸引力
诺贝尔奖无法永远拒绝中国主流
中国人
诺贝尔奖
诺贝尔文学奖
相关度
作家
互联网
平常心
科学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作家离诺贝尔奖的距离
来源期刊 瞭望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距离 精神内涵 代表作家 厄普代克 中国文学界 中国作家 先锋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 寓言
年,卷(期) 2008,(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
页数 1页 分类号 G1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距离
精神内涵
代表作家
厄普代克
中国文学界
中国作家
先锋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
寓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瞭望
周刊
1002-5723
11-1276/D
16开
北京市京原路8号
2-51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03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1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