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遗传缺陷与精子生成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G显带技术分析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其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的患者进行Y染色体上基因微缺失检测,已正常生育的男子设为对照组.结果:205例无精子症和39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74例,异常核型发生率为30.33%,正常对照组只发现1例异常核型,占3.33%;其中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发现Y染色体上基因微缺失3例,缺失率为8.33%,正常对照组无1例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和Y染色体微缺失均为引起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的重要原因.同时采用这两种遗传学筛查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价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遗传缺陷状况,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病因诊断、遗传咨询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推荐文章
少精及无精症病人生活方式的干预研究
少精及无精症
男性不育
健康教育
生活方式
育生液治疗大鼠少精症、弱精症的实验研究
雷公藤多甙
少精症
弱精症
少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少精症
药物治疗
进展
喜氏强精汤治疗脾肾两虚型少弱精症疗效观察
少弱精症
脾肾两虚证
喜氏强精汤
疗效观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精症和严重少精症遗传缺陷筛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无精子症 严重少精子症 染色体核型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ER) 基因微缺失
年,卷(期) 2008,(22) 所属期刊栏目 生殖健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6-313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1
字数 30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411.2008.22.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永凤 37 209 8.0 12.0
2 张新能 19 80 6.0 8.0
3 郑燕銮 20 116 7.0 10.0
4 XU Lan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精子症
严重少精子症
染色体核型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ER)
基因微缺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保健
半月刊
1001-4411
22-1127/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9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025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2645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